北师大珠海校区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深度赋能珠海 “云上智城” 建设

在人工智能引领的 “第四次科技革命” 浪潮中,珠海以建设 “云上智城” 为战略支点,全力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深度融入其中,在这场科技与产业变革的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日前,珠海传媒集团“硕博联读”栏目就珠海“云上智城”建设专访珠海校区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院长、交叉智能超算中心主任贾维嘉教授。

珠海 “云上智城” 以城市和产业场景为根基,依托智能技术驱动,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支撑,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场景创新 “三新融合”,致力于培育新质生产力。

贾维嘉教授指出,珠海在 “云上智城” 建设中通过政企学联动的前瞻性战略布局,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而高校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积极作为,在算力建设方面,成果显著,目前已建成约 400P 的算力。今年年初,与珠海市云上智城建设管理局联合成立 “珠海云上智城智能算力联合基地”,未来双方还将携手打造集高效性、先进性与灵活性于一体的智能算力服务平台,为珠海人工智能企业、科研机构提供优质算力支持,助力珠海打造国内发达地区最高性价比的算力洼地,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贾维嘉教授强调,珠海设立 “算力券”“模型券” 等举措,能够降低算力使用成本,珠海校区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交叉智能超算中心搭建的算力平台将有力推动新技术新产品 “首发首秀”,加速技术应用落地。

对于 “云上智城” 的未来图景,贾维嘉教授描绘出一幅以云计算为框架的人工智能之城,其中 “数字建筑”“数字交通”“数字居民” 等概念令人神往。他特别提到,人才是这座 “城” 的关键所在。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交叉智能超算中心依托北师大珠海校区的高校资源优势,积极深化产学研合作,为构建多元化人才体系、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贡献智力支持。

从全市首个大模型应用高地 “模数空间” 的启用,到智能机器人关键部件创新中心的组建,珠海 “云上智城” 正通过一系列组合措施,形成强大的 “磁场效应”。北师大珠海校区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交叉智能超算中心将持续深耕,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协同等方面发力,推动珠海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助力珠海以 “智变” 撬动城市能级跃迁,在未来产业布局与城市竞争中抢占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