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将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力量,被列为“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间前沿科技领域的“最高优先级”。为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于2020年6月成立,其使命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未来网络研究和工程领域进行一流研究和一流人才培养提供承载平台;引领开创性研究实践,推动交叉学科研究和教学创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为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输出前沿科研成果和高层次智囊服务,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支持。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是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包括大模型机器学习,智能边缘计算、大数据处理与应用、物联网与多媒体智能通信、人机物融合机制、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等研究和应用方向。研究院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形成了多样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布局。研究院目前有IEEE Fellow 1人,海外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授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人,讲师5人等,共计20余人,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年龄结构较合理,研究经验丰富的研究梯队。研究团队中海外经历、博士学历均占比90%以上,团队中贾维嘉教授、王田教授、王庆国教授、骆宗伟副教授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终生科学家及年度科学家榜单。研究院教师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三十余人,并与未来教育学院孙波老师团队合作开展科研活动。
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院长贾维嘉教授曾任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全职致远讲席教授,澳门大学讲座教授和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贾维嘉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算法、网络空间实体对象传感,人机物融合知识图谱构建与大数据处理、下一代无线通信协议、物联网。在组播通信、多媒体通信、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取得了诸多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在边缘智能计算方面取得理论和实际应用设备设计成果。研究工作得到了澳门科技基金会、香港研究资助委员会、中国863和973項目的资助。2006和2008年分别获得香港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及配套基金一千一百万港币与九百六十万港币的资助开发跨平台无线网络安全系统。2018和2019年分别获得澳门科技基金会二百六十万与二百八十万澳门币的资助开发通信与人工智能系统。参与国家科技部973和863项目各两项;主持香港政府科学基金(GRF)和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研究及发展基金(ARD)等研究项目共20多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四百多万美元。在顶级国际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超600篇(H-index 68),撰写专著2部(由Springer和科学出版社出版)和参与了12部书籍的撰写。获批专利8项(其中二项美国专利,六项中国专利)。设计的物联网产品曾经连续获2010、2011年深圳高科技展会最佳产品奖。 200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获广东省科技三等奖,2017年获教育部科技一等奖(排名第二)。2020年带领团队成功申请广东省人工智能与多模态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2021年成功申请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工程中心。2023年,带领团队建设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交叉智能超算中心获得国内“大模型训练能力”算力排行榜第4名。2023年,获得IEEE最佳论文奖及最佳学生论文奖。研究院下辖大数据云边智能协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师大(珠海)交叉智能超算中心等平台。研究院以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为抓手,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以及产学研合作。研究院科研氛围浓厚,短短三年,研究院从无到有,已获批各级各类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共计二十多项,科研经费数千万元,已完成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百余篇,申报发明专利数十项。目前,交叉智能超算中心已完成一期建设,其AI基础设施服务平台由20台英伟达DGX A800 GPU服务器按标准DGX SuperPOD组织优化软硬件环境,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开发和训练提供高速并行算力环境;大规模液冷智能计算平台由200台CPU服务器节点、80台大内存胖节点和25台A800八卡GPU服务器节点组成,为各学科科学计算提供了AI for Science的软硬件支撑。区别于单纯提供算力服务的其它平台,交叉智能超算中心不仅直接提供高效的计算服务,还尝试协助/提供各科研机构对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等多方面的科研需求,提供计算和Al算法相结合的一站式深度服务,达到最大化的计算效率和更快速的模型训练。在第5届中国超级算力大会(ChinaSC 2023),基于AIPerf-LLM(面向大模型的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基准测试程序)发布了以“大模型训练能力”作为区分的算力排行榜,北京师范大学(珠海)交叉智能超算中心提交的智能计算系统位列国内AIPerf-LLM 第4名。
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诚邀优秀海内外英才加入!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金凤路18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木铎楼B309 邮编:519087
电话:0756-3683195 李老师邮箱:roselee@bnu.edu.cn
Copyright © 2021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2107908号 Designed by Wanhu